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安全意识,有效预防网络电信诈骗,增强学生电信诈骗辨识能力,根据《哈尔滨师范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“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月”工作实施方案》安排,由学生处主办,法学院承办的“法治护航平安校园”模拟庭审活动于4月23日下午在法学院模拟法庭举办,通过“情景浸润+角色扮演+案例研讨”,加强警示教育,做到警钟长鸣。学生处相关工作人员,各学院学工办主任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。

双庭联动以案释法 法治教育入脑入心




活动现,刑事法庭庭审《“利”网迷途》以电信诈骗真实案例为原型,全景式还原网络犯罪手段、法律后果及社会危害。庭审过程通过精准演绎“杀猪盘”话术陷阱、虚拟货币洗钱等情节,配合法庭调查环节的质证交锋,使观众直观理解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。该庭审特别设计的“网络空间全息投影”环节,将虚拟犯罪现场三维呈现,带来极强震撼力。
民事法庭庭审《网购维权记》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前沿问题,通过“开箱视频存证”“七天无理由退货争议”“网络购物平台连带责任”等热点法条解析,生动诠释《电子商务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的适用场景。庭审特别设置法律点评环节,由团队现场剖析“网购证据链固定”“格式条款效力认定”等实务问题,实现理论学习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多维创新构建法治教育新生态
本次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突破传统说教模式,形成司法文书写作与模拟庭审相结合、实体法规范与程序法演示相结合、案例警示教育与权利意识培育相结合的“三结合”特色。活动设置“法治微观察”交流环节,通过法律援助团队对典型案例的现场剖析,结合即时提交的案例思考问题,形成多维度的法治认知评估,使教育成效得以具象化呈现。

随着《民法典》《数据安全法》等法律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,学校将持续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,让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法治实践,为培养具有规则意识、风险防控能力的新时代法治人才作出积极探索。持续打造“法治微剧场”“法律诊所”等特色实践平台,构建“课堂教学-情景模拟-社会服务”三位一体法治教育体系。建立校园法律风险防范智库,针对网络欺凌、数据泄露等新型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研究。

本次活动成功举办,有效增强广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创新我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方式,以建设更高水平的“平安校园”为目标,加强宣传教育防范,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向校园渗透趋势,切实维护学生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
来源|哈师大学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