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场题为“AI驱动的法律智能革命:法律检索的新范式”的学术讲座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。讲座由图书馆学科服务部王珏老师主讲,白云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。讲座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的革命性应用,系统解析了智能检索技术对法学研究与实践的重构作用,并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AI工具赋能法律实务的创新路径。

王珏指出,法律研究正历经从纸质文献到数据库,再到大数据,乃至AI大模型的四次重大迭代。在讲座中,她重点讲解了DeepSeek在法律建设中的应用,并现场演示了“DeepSeek+北大法宝”的联动工作流,通过闭环操作流程展现了AI工具的协同增效价值。针对AI应用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,她提出了三层防御机制:合规性保障,通过实时法规监测规避风险;技术防控,采用AI初筛、人工校验、专家复核的三重验证;伦理建设,建立误判预警模型,强化算法透明性。


王珏强调法律从业者需构建“AI应用能力金字塔”:底层是工具操作技能,中层是数据分析能力,顶层是跨领域融合能力。她认为,AI与法律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法律服务智能化、个性化发展,但技术发展必须始终坚守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准则。“技术是工具,智慧是灵魂。”在AI掀起法律革命的浪潮中,专业智慧与人文关怀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。

白云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法学研究的重要方向。她指出,法律人既要保持对传统法律精神的坚守,也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。她勉励在场学子,要敢于探索AI在立法、司法、执法等领域的创新应用,培养兼具法律思维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。
文字|张家齐图片|张家齐
网络|黄琪然
责编|毕梓淇
监制|孙振轩 徐鑫怡
总监制|李晓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