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财产安全莫轻心

作者:   来源:      发布日期:2018-09-05   浏览:

 

财产安全莫轻心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1.2009 6 13 日凌晨两点,有贼趁宿舍同学熟睡之际,从宿舍外的阳台潜入福建某大学学生宿舍,盗走笔记本电脑、手机和钱包等财物。学生醒来后立即报警,但目前仍未抓到该贼。

 

.2009 7 18 日,诈骗分子李某西装革履,持某电视台台长名片,带着高级摄像机一部,来到某高校学生宿舍,声称要招收若干名电视台节目主持人,每人先交五十元报名费,经考试合格录用。当即不少学生与李某结交,并有二十多名学生报名交款。李某为这二十多名学生录了像,说是带回去审核时作参考。结果,李某骗得1000 余元后,逃之夭夭。

 

3.2009 9 13 日晚,浙江某大学两名学生在西湖附近一家台球室打台球,忽然进来几名青年把他们叫出去。两名学生一走出台球室,八名青年立即拥上将他们擒住,并押到数百米外的僻静场所,在对两名学生拳打脚踢一翻之后抢走他们的钱包和手机。

 

 

以上种种案例警示着我们,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,不善于保管自己的钱物,又是集体生活的特殊群体,大学生的财产就成了盗窃、抢劫、诈骗、敲诈勒索等不法分子侵害的重点对象。目前,校园发生的各类案件中,侵害大学生财产案占到首位。大学生财产一旦受到侵害,不但给家庭带来一定负担,而且给大学生的学习、生活、心理造成一定影响。大学生为保障自己专心致志地学习,开开心心地生活,就有必要学会、掌握保障自己财产的安全的常识。

 

 

那我们具体要如何去做才能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呢?

 

 

盗窃的预防

 

宿舍防盗

 

1.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、柜子里或寄存它处。

 

2.饭卡要随身携带,不要存太多的钱,丢失后要立即挂失。

 

3.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,不要轻易借给他人。

 

4.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,要关好窗户锁好门,以防犯罪分子乘隙而入。

 

5.不要留宿外来人员。大学生应该热情好客,但绝不能只讲义气,不讲原则、纪律。若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,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,就等于引狼入室,造成恶劣后果将后悔莫及。

 

6.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、留心观察,如遇可疑人员在宿舍四处走动、窥探张望,要主动加以询问,如果来人既说不出正当理由又说不清学校的基本情况,可请他进一步出示其身份证、学生证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,必要时可拨打报警电话。

 

7.晚上入睡时,一定要关好门窗,不将贵重物品放于靠窗的桌上或窗台。当发现有人盗窃时,应立即向同学发出警报,共同制服盗窃者或将其赶走。

 

8.假期不在宿舍时,要关好门窗,不将贵重物品放于室内。

 

 

银行卡防盗

 

1.使用银行卡时,一定要加密,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不易破解的数字,不要选用生日、学号、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。

 

2.取款时,有礼貌地请别人距离自己在一米以外。

 

3.当有人知道你的密码时,请及时修改密码。

 

4.不要将银行卡与身份证、学生证等证件一起保管,以防被盗后冒领。

 

5.发现银行卡丢失,应立即到所在银行挂失。

 

 

 

如果真的发生了盗窃事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
 

一旦发生盗窃案件,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,并做到:

 

1.保护现场、及时报案。失窃后不要随意翻动现场物品,要注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被盗宿舍,保护现场。同时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,报案时要做到迅速、准确、简洁。

 

2.注意观察,积极提供线索与证据。案发后应该仔细留意,注意观察身边人是否有反常的表现。若发现嫌疑人,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。

 

3.案发后应积极配合调查,实事求是地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,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,不可凭空捏造,不得隐瞒情况不报。学校保卫处和公安机关有义务、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。

 

 

诈骗的预防

 

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

 

 

1.假冒大学生,骗取银行卡。诈骗分子谎称自己要马上返校,但银行卡被自动取款机吞掉,想借用同学的银行卡让其家人给其汇款,目的是借机窃取同学的密码,并将银行卡掉包,将银行卡上的钱取走。

 

2.投其所好,引诱上钩。诈骗分子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或出国等心理,投其所好,施展诡计,骗取财物。

 

3.真实身份,虚假合同。诈骗分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、法律意识差、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,以公司的名义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,事后却不兑现承诺或酬金,使学生上当受骗。

 

4.以次充好,恶意行骗。诈骗分子冒充学生干部、高年级学生到宿舍推销产品,以要求先交订金且最后能退钱等形式进行诈骗,一旦发现室内无人,就会顺手牵羊、溜之大吉。

 

5.招聘为名,设置骗局。勤工俭学成为高校学生的一股热潮,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‚无知‛学生设置骗局,骗取介绍费、押金、报名费等。

 

6.骗取信任,寻机作案。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、套近乎,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。

 

7.涉及敏感关键字眼的电信网络诈骗。自称行政、执法部门来电,谎称事主涉嫌贩毒、洗钱等要求转账、汇款的都是诈骗;凡是未经认证的网站发布购物、购票信息的都是诈骗;凡是通过电话、网络等方式以中奖、退税、银行卡透支、低价卖车、虚构绑架、电话欠费、冒充黑社会报复等名义,要求转账、汇款至陌生人银行账号的都是诈骗。

 

 

诈骗的预防

 

 

1.提高防范意识,学会自我保护。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,多了解、掌握一些防范知识,这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
 

2.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不贪图便宜;在助人为乐、奉献爱心的同时,要提高警惕,不可轻信花言巧语;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、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,以免上当受骗;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;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、大胆揭发,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。

 

 

3.交友要谨慎,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。

 

4.切不可轻信张贴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、求职应聘等信息。

 

 

发生诈骗案件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
 

发生诈骗案件后的应对

 

一旦发生诈骗案件,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,立即报告学校保卫处或当地派出所,配合调查,实事求是地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处人员提出的问题,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,不得隐瞒情况不报。学校保卫处和公安机关有义务、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。

 

 

预防抢劫、抢夺

 

抢劫抢夺的预防

 

 

1.提高防范意识,学会自我保护,尽量减少夜间单独外出,不在僻静的地方活动,宁可多走点路,也不要步入僻静街巷、小道。如发现有人尾随,应迅速往有人群的地方靠拢。

 

 

2.假期回家探亲、外出旅游、参加社会实践等在旅行途中尽量结伴而行,减少夜间乘车。

 

 

3.遇有陌生人敲门,应问明身份情况再决定是否 开门,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或 财产损失。

 

 

4.外出旅行时,不要让人知道自己携有巨款或贵重物品,以防不测。

 

 

5.男女谈恋爱,不要在深夜或在地处偏僻路段滞留,以免遭抢劫抢夺。

 

 

6.到银行等机构存取较大数额的钱款时,要有人陪护,以防抢劫抢夺。

 

 

7.携带现金不宜过多。现金是犯罪分子进行抢劫的最主要目标,一定要将多余现金及时存入银行。

 

 

让我们来看一下,发生抢劫,抢夺时该如何应对!

 

 

发生抢劫抢夺时的应对

 

 

1.沉着冷静,不要慌张。首先是要保持镇定,克服恐惧和慌乱的情绪。

 

 

2.案发时要伺机反抗。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且时机有利,就应反抗,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。

 

 

3.尽量与作案人抗衡。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、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的局面,让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接近,以便引来援助者。

 

 

4.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,可看准时机向人多、有灯光的地方奔跑。

 

 

5.巧妙麻痹作案人。当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且无法反抗时,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,并采用语言反抗法,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晓以利害,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。切不可一味地求饶,应当尽力保持镇定,与作案人说笑,采取默认方式表明自己并无反抗的意图,使作案人放松警惕,以便看准时机逃脱其控制。

 

 

6.注意观察作案人,暗中记下其特征,如身高、体态、发型、衣着、语言和行为等。

 

 

7.及时报案。作案人得逞以后,很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,甚至在作案现场附近的商店或餐厅进行挥霍。报案时如能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,更有利于公安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,抓获作案人。

 

 

8.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,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。

 

 

以上只是很常见的大学新生财产安全注意事项,现在的骗术是花样繁多,大学生出现意外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。希望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,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,不要相信对你热情的陌生人,保管好自己的财务,保障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,在大学里面学会好好照顾自己,同时也要懂得同学间的相互帮助,这样大学生活才会更加有意思!